潮州工夫茶:从南粤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 2024-04-02 来源:化妆品礼盒

产品说明

  8月初的一个上午,在潮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深潜英雄——国家海洋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潜航员付文韬从师傅叶汉钟手里接过潮州工夫茶艺师资班的结业证书,并多次与师傅合影。叶汉钟是国家级非遗潮州工夫茶艺省级传承人、广东省非遗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这是一场特殊的结业典礼。2年前,经过精挑细选入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8名学员跟随叶汉钟习茶艺,从理论到实操,从深入茶区到各地文化交流,经过约2年的综合学习后,方得以结业。这些学员均在30岁以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为该行业的精英骨干。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遗科科长陈育斌说,在潮州诸多非遗项目中,首次有非遗项目系统化地进行师资培训并开展异地传承。

  如今已56岁的叶汉钟,在年轻时并不曾想到,潮人习以为常的潮州工夫茶会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成了国家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潮州人喝茶,是天下闻名的。1994年12月9日的《南方日报》曾这样说:“一把小小的茶壶,三只小小的茶杯,在潮州人手里,就冲出了风味独绝的潮州工夫茶……在潮州,你能做到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却做不到不喝工夫茶。”

  2009年10月22日,《南方日报》以《小小茶杯有乾坤》为题,用一个整版的规模介绍了岭南非遗系列的潮州工夫茶艺。其中说: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人对日常生活的形象描绘。潮汕的“老茶客”,会毫不犹豫地把原本列为末位的茶“晋升”到第一位。从每天早起到午、晚饭后,从悠然闲聊到劳作间隙,是贫是富,饮上两杯工夫茶,一天的劳碌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

  1938年出生的陈香白亦是潮州工夫茶艺的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回忆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潮州的大街(如今的牌坊街)上,商铺铺主们纷纷将工夫茶具摆在骑楼下的长廊上,无论认识与否,路过者皆可坐下来饮茶。那一长排的工夫茶座里,是人情,是生意,也是生活。

  彼时,工夫茶更多是一种讲究的生活,普通人家并未能如此饮茶。有重要客人来了,才去借套茶具,买一泡茶来冲。陈香白拿出一包用白纸包得四四方方的一小泡茶,正面茶叶形的印章上写着“集泉茶庄”。这一张白纸不但可以托着茶叶在炭炉上烤炙,还作纳茶之用。这也是如今工夫茶21式中的两个程式——“炙茶”“纳茶”。小小的白色茶包是那个时代的印记,陈香白至今不舍得喝。

  历史的起伏也在一杯茶中显现。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正常的生活困苦,饱腹成了第一要务。没钱买茶,加之喝工夫茶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潮人所热衷的工夫茶一度差点销声匿迹。即便如此,也未能真正打翻老茶客心中的那杯茶。“将地瓜叶炒熟烘干,工夫茶具一冲泡,也能过茶瘾。”叶汉钟依然记得老一辈人苦中作乐的故事。

  在计划经济年代,茶叶还是国家计划生产和销售管理的二类农副产品,必须凭票购买。1986年进入茶叶公司的叶汉钟记得有这么一句话:“部长浪(菜)半斤,干事(茶)头四两。”指的是,当地部长级才能配得浪菜(茶的一种等级)半斤指标供其购买,而普通干事则只能有四两茶头的配额。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茶叶成为可自由交易的产品。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叶汉钟说,在潮汕地区,出现了排队买茶的场景。看准了工夫茶艺所包含的茶叶、茶具等商品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叶汉钟早在1993年便在潮州古城边开设了第一家以“茶艺”为招牌的店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日益美好,潮州工夫茶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中。如今,工夫茶已然成为潮州的一张名片,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甚至几套工夫茶具。

  潮汕人喜欢说:茶铺多过米铺。这并非夸张,长约2公里的牌坊街是潮州的旅游地标,这里便有多家与茶相关的商店。潮州古城里各式各样的茶馆,成了游人到潮州的经典目的地之一。

  2008年6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 潮州工夫茶艺等29项上榜》。至此,潮州这一古老的茶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的消息,正式广而告之。

  对于许多海内外的潮人而言,一杯浓酽顺滑的工夫茶,是生活,更是精神的寄托。年过百岁的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是一位“老茶客”,他说,自己每天早晨都少不了一杯工夫茶。

  这杯工夫茶寄托了很多潮人的乡愁,承载着以“和”核心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陈香白记得,2002年9月在马来西亚的国际茶会上,他受邀讲解并演示潮州工夫茶艺,其间,一名90多岁的潮籍老华侨不请自上台来,指着茶动情地说,“陈老,这不止是一杯工夫茶,看到这杯茶,我就想起我的家乡,想起在家乡喝茶的味道。”随后老华侨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乡愁,流淌在许多海外潮籍华人的茶杯里。马来西亚槟州茶艺文化协会创会人孔振武说,从民国初开始移居到马来西亚的潮籍人士,很注重工夫茶俗的传承。

  孔振武说,在马来西亚,潮州工夫茶虽未达至百家齐放,但亦不远矣。他说,因现时代的资讯发达,潮州工夫茶已快速地影响或推广至马来西亚各州各地,常有茶界单位主办一些工夫茶之品尝会、交流会之类的活动,每每座无虚席,场面热闹。“最令我安慰的现象就是,慢慢的变多年轻茶人对工夫茶产生了兴趣,他们对潮州工夫茶的人文、历史、理念、泡法、茶汤都着迷不已。”他建议,让新一代的海外潮州子弟,回潮州交流学习,“毕竟工夫茶根在潮州。”上个月,他的儿子,1991年出生的孔信逸便飞回潮州,跟随叶汉钟学习茶艺。

  让叶汉钟同样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叶青青在浙江农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的都与茶相关。上学期间,叶青青便已代表学校到塞尔维亚、美国等地进行潮州工夫茶艺演绎和茶文化交流。如今,已毕业的她回到父亲身边,希望用自己所学,以“好看好玩”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将潮州工夫茶带给更多的年轻人。

  潮州工夫茶的传承确实在影响着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而且不限于潮籍。上个月叶汉钟潮州工夫茶艺师资班结业典礼便是一个例证。18名学员中有15名来自潮州以外的地区。

  1982年出生的付文韬是湖南人。这名深潜英雄喜欢民间传统文化,他说,潮州工夫茶蕴含着待客礼仪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冲泡潮州工夫茶,让他原本有点急躁的性格变得更沉稳更专注,喝茶时可以安静地思考,是“一个人的热闹”。

  “文化是流动的,传承需要活力。”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余悦表示,潮州工夫茶艺的异地传承是潮州在非遗传承上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一种开放心态的体现,有助于“文化走出去”。

  潮州工夫茶不仅是潮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潮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更是成为南粤“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叶汉钟经常带着潮州茶亮相在世界舞台之上。

  2015年8月6日的《南方日报》在头版以《潮州工夫茶艺惊艳世博会》为题,报道了叶汉钟在海外传播潮州工夫茶艺之事。“当地时间8月3日—9日,中国茶文化周在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行。连日来,富有潮州元素的器皿,优雅实用的潮州工夫茶艺标准21式……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艺亮相米兰,引来世界各国的游客惊奇的目光。”

  多年前,潮州工夫茶便已成“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一张名片。2014年11月,应中国驻悉尼总领事的邀请,17个国家驻悉尼领团团长及配偶出席了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民乐、茶艺和服饰沙龙”。叶汉钟在交流活动中演绎潮州工夫茶艺的魅力。

  “潮州工夫茶融入礼仪和尊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理解、秩序等,展现了泡茶之人的责任,也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韩国茶人联合会如实茶院院长李穆子曾这样赞叹。

  潮州工夫茶,从南粤之地,日渐走向世界,在陈香白这位既是茶艺传承人,又是茶文化研究者看来,这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文化自信”。

  专指品饮的“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感受潮州工夫茶的味道需要21道工序。2015年4月,由潮州菜标准联盟制定的《潮州工夫茶艺冲泡作业规程》正式对外发布,为“潮州工夫茶艺”这一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标准支持,也填补国内潮州工夫茶茶艺标准空白。

  标准中包括备器、生火、温壶、纳茶、点茶、请茶、闻香等步骤,这便是后来广泛流传的“工夫茶21式”。叶汉钟是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标准的制定并非结束,潮州工夫茶艺还将进一步走出潮州,进入全国视野。2018年2月7日,《南方日报》深读版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月28日,我国首部由人社部组织编写的工夫茶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在北京首发。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潮州工夫茶艺将成为全国工夫茶艺培训的蓝本。该书主要编著者系叶汉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副院长姚国坤在该书序言中写道,《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教材从潮州工夫茶文化体系方面做总结研究,可作为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培训、考核的标准教材。

  让叶汉钟更高兴的是,今年5月,中国茶叶学会通过了团体标准《潮州工夫茶冲泡作业规程》立项申请,目前正在专家评审阶段。此外,今年1月,人社部颁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新标准,目前中国茶叶学会正组织全国涉茶领域的专家们共同编写新版《茶艺培训教材》与之相匹配。在叶汉钟看来,这两件事的推进,将让潮州工夫茶在全国再次引领风尚。

  茶艺与茶相辅相成。伴随着潮州工夫茶从潮州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潮州单丛茶也声名鹊起。

  1951年出生的林伟周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潮安区茶叶协会会长。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茶园还是集体生产的模式,每个劳动力按工分算薪酬。“那时候产量很少,都是很传统的手工生产。每个茶场一年只能生产几百斤的凤凰茶。”林伟周还记得,当年的凤凰茶只有“浪菜”“水仙”两个品种,收购价普通的才2元/斤,特级的茶叶才7元/斤。

  而今,潮州茶的产量早已扶摇直上。据潮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至2018年底,潮州茶叶保存面积达19.4万亩,产量约2.4万吨,第一产值达35亿元。顶级的单丛茶则一两难求,价格可达数万元。

  除了产量大幅度的提高,茶叶质量也步步升。早在2010年,潮州凤凰单丛茶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次年,饶平岭头单丛也成为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叶汉钟和林伟周常将单丛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带到一些贫穷的地方,原本荒凉的山地长出了翠绿的凤凰茶叶,原本贫困的农民在他们的带动下,有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这两年,叶汉钟远赴贵州榕江县乐里镇本里村实施技术扶贫,教授当地茶农精制茶叶,让侗寨里飞出“金凤凰”。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在帮扶后,当地的茶能评上国家级金奖。

  一杯工夫茶,见证了历史,滋养了生活,承载着乡愁,融入了文化,寄托着希望,最后成了金灿灿的国家名片。

  “我的人生有幸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路走来,有跌宕起伏,有艰难险阻,就像一泡茶,有苦涩,也有回甘,但从来就没迷失与沉沦。”作为国内少有的“双料”非遗传承人,叶汉钟感慨历史的因缘际会,更感恩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

  1986年进入茶叶公司后,他跟随黄瑞光、廖根涛等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学习,从种植、采摘、制作、包装、储存等方方面面掌握茶叶背后的乾坤。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司解体了,为生存,1993年,叶汉钟承包了茶叶公司的营业部。

  上世纪九十年代,单丛茶市场还很低迷,为了争取多一点营业额,叶汉钟每天晚上要熬到两点多才打烊,睡在摆放茶叶的走道里,密集的蚊子围绕在身边嗡嗡作响,白天则经常骑着柴油摩托车,来回200公里,在潮汕周边推销茶叶,最困难的时候,靠举债度日。尽管在商海里呛水、沉浮,但他坚信绝不能放弃,“爱拼才会赢”。

  1997年香港回归,大批的香港游客涌入潮州。叶汉钟的茶大受欢迎,这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更主要的是,给他带来了对未来更大市场的希望。

  1998年,参加首届杭州茶叶博览会的叶汉钟,偶然得知浙江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招生,便欣然报名就读。有老师傅的实践经验传授,又获得了大学专业理论的熏陶,这为叶汉钟之后的茶叶产品研究开发、制茶工艺及设备设计、改良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杭州求学归来不久,正当叶汉钟踌躇满志的时候,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新浪潮,将他带向互联网的广阔天地。在网上,叶汉钟与人斗茶交流,一时成了茶界红人。

  借着这股力量,叶汉钟先后编著了《凤凰单丛》《潮州工夫茶话》等书,主持起草了《潮州工夫茶冲泡作业规程》,主编教材《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等。同时,通过种种媒介推广潮州工夫茶,包括中央电视台《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肯尼索州立大学与佐治亚公共电视台合拍《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的纪录片。他还随团出访,在澳大利亚参加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文化活动,到韩国讲授潮州工夫茶文化等。2015年,叶汉钟将凤凰单丛茶带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捧回了金骆驼奖,这是凤凰单丛获得的最高奖项。

  几十年来,叶汉钟一心想要推广潮州茶文化。马来西亚、中国香港、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叶汉钟展示潮州工夫茶艺的身影。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茶人,是改革开放,一次次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是改革开放的体验者、受益者。”叶汉钟说,搭乘着改革开放的快车,他执着地认准今生今世只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好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守望者。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咱们进行删除。

  由于业务扩展需要,出售上图冰柜,原价1万2左右,现转手价2000元,无病无痛,有意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